呂向陽:走馬關(guān)山
發(fā)布時間:
2018-08-30 16:03
來源:
盛夏七月,烈日鑠金。我和同事們游走關(guān)山草原,三天時間感受頗深。那山的渾圓、水的清澈、草的碧綠、云的潔白,讓大家見識了我們陜西的“香格里拉”!我大呼:“關(guān)山草原無疑是上蒼以豪情揮灑出的一軸美輪美奐的畫卷,以靈感譜寫出的一首溢翠疊綠的田園詩……”
草原
向往草原,向往神話。
向往草原,向往天堂。
這里的草無邊無垠,不是姑娘頭上瘋長的烏發(fā),也不是嬰兒頭上稀薄的絨毛。它們密密匝匝似獸皮身上毛,鋪鋪排排似春江浪花——一抹綠云,一方綠毯,一塊碧玉。
草清純?nèi)鐙雰旱捻?,碧綠似翠鳥的羽毛。一對比,城里人種的草坪就失了鮮活,喪了靈氣。
溽暑,徜徉在關(guān)山草原,天寶石般藍,地海綿樣軟。我感到了自己的渺小、自然的大氣,感到了自己的呆板、草木的靈動,感到了自己的萎縮、駿馬的雄健。
草原有父親的包容。它坦蕩無垠,給人以安全、溫馨的感覺。草們軟如金絲,互相忍讓著、擁抱著,皆尺余高,沒有巨人也無侏儒,平等得讓人嘆為觀止。限制著自己承認著別人,使無力的小草組合成強大的軍陣,使柔弱的生命凝聚成浩瀚的綠海。
草原有母親的仁厚。它寬闊的胸襟,可以讓馬蹄在身上敲鼓,讓灰鼠在土里打洞,更能容忍蒼鷹在頭上屙屎……仿佛一把綠色的雞毛撣,輕撫著游子心中的委屈和困頓……
在關(guān)山,我感到了無名的力量。我找到了秦人成長的搖籃,找到了一個王朝的溫床。草原是磨刀石,將豪杰磨礪得大度聰慧;草原是洗心泉,將俊彥啜飲得壯懷激烈!
草原有原始的大美。
草原有健康的雄風。
草原有純潔的氣息。
山坡
草隨勢而長,山隨坡筑形。
造山運動劇烈折騰后,剩下了最后一口氣,就將這山峰吹成一塊塊饅頭,這是地母呈給上蒼的“獻祭”。仙女抑或是從蒙古草原赤腳奔跑到大山叢中,看到此處色彩單調(diào)、黃土撲面,于是就扔下了手中的綠手帕,鎮(zhèn)住了這一方蒼涼。
于是乎,這里的山皆渾圓得像饅頭,舒緩得像沙丘。遠遠看去,宛若一頂頂偌大的蒙古包,又似一尊尊美麗的綠蘑菇。
渾圓就給人平和感,給人親切感,給人休閑感。那險峻的華山,儼然一個抬至云端高不可攀的圣人。唯有關(guān)山的峰脈,溫柔如綿羊,多情如少女,善良似菩薩。
關(guān)山,這名字充滿詩情畫意。是山如關(guān),還是關(guān)如山?鷹雁不得歇腳,勇士望而卻步!關(guān)山給人一個下馬威!“萬里赴戎機,關(guān)山度若飛”——是花木蘭從軍后一個女流之輩心靈迸濺出來的鏘鏘火花?!叭竹R關(guān)山北,憑軒涕泗流”——是落魄詩人杜甫胸懷國家、淚如雨下的斑斑傷痕?!把b點此關(guān)山,今朝更好看”——是偉人毛澤東收拾金甌、指點江山的磊磊胸襟。
關(guān)山是軍事關(guān)口。關(guān)山是秦時的“皇家牧場”。關(guān)山是新中國的“軍馬場”。關(guān)山是陜西人的“香格里拉”。
面對開發(fā)大潮,我們應(yīng)思考如何保護這方仁山圣水;
面對游人如織,我們應(yīng)盤算將什么留給子孫。
面對沙塵暴鋪天蓋地,我們不妨唱唱印第安人那首歌謠:“只有當最后一棵樹被刨,最后一條河中毒,最后一條魚被捕,你們才會發(fā)覺,錢財不能吃……”
馬匹
身居鬧市,交通工具是汽車。熙熙攘攘,車水馬龍。到了關(guān)山草原,多的是馱載人類幾千年而如今卻被我們冷落的馬匹。
在我的印象中,赤馬奔跑起來像流動的彩霞,灰馬奔跑起來像舒卷的云霧,黑馬奔跑起來像逐鹿的獵豹。馬追逐閃電,馬嗜愛邊草,馬是勇士的伙伴,馬是戰(zhàn)爭的箭鏃。
可是,關(guān)山的馬,慢若毛驢、緩若老牛。我加入到了“城市騎兵團”,看到女士們恐慌得如同坐“長征火箭”,看到男士們緊張得如同乘“宇宙飛船”,我從心底感謝這群沒有野性的馬。
其實,從你一爬上馬鞍,馬就知道你不是騎手是“草包”??蓱z的馬,聽話的馬。在市場經(jīng)濟的鞭子教訓下,布爾羊要花哨得如城里的“摩登女郎”,馬要溫順得像貓像狗。我真擔心,假若人類用光了石油,又要讓馬“雄起”時,馬還是馬嗎?
我騎著一匹高大的棗紅馬,同事說這不是騎馬是坐馬!馬是道具,我是演員。
這個時候,我想起了作家馮積岐在一篇文章里寫到在陜北棗園穿戴八路軍服裝時的心理獨白:“實在覺得太滑稽了,我們懷揣滿腹世俗,咋能扮演風云人物!”我的心里一陣愴然——關(guān)山畢竟是關(guān)山,它容不下任何人作秀!
關(guān)山,草原,到了,我們,最后,向往,自己,給人,一個
上一頁
上一頁
相關(guān)資訊